Taiwan Video: http://tinyurl.com/3akxto
'Taiwan and Japan : two democratic countries in far east'
-------------------------
http://tinyurl.com/29couy
... "" 目前台灣的言論自由如何真的得來不易。卻有些媒體如何惡用其言論自由不負責任的扭曲新聞,變成台灣三大亂源之一,讓人很心痛辜負了先人的犧牲。平常不容易流淚的我,看了影片卻感動地不禁流了淚。不惜冒昧地寄給朋友們共享並共同反省台灣目前的亂象。 ""
劉家翰
-------------------------
'文成杯網球賽﹐所有參賽成員合影留念: 北加州台灣同鄉會舉辦文成杯網球賽', 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提供
【大紀元9月20日訊】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於9月15日﹐舉辦文成杯網球賽﹐以此紀念26年前去世的陳文成博士。2007年文成杯網球賽於上週末中午在費利蒙中央公園網球中心(City of Fremont Tennis Center)舉行。
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會長朱子貴在開幕致詞表示﹐為了紀念陳文成博士﹐海外各地的台灣人社團於1990年始﹐陸續舉辦文成杯網球賽﹐至今已有17年頭﹐從未終輟。因為海外台灣人希望藉著運動或其它人文活動的舉辦﹐紀念陳文成早年為民主人權奔波的努力﹐並將這種追求民主及基本人權的精神繼續在海外傳遞下去。
北加州台灣同鄉聯合會體育委員會主任委員鍾振乾表示﹐今年的5隊參賽團體是沙加緬度隊、東灣台灣同鄉會、東南灣台灣同鄉會、南灣台灣網球西谷A隊及西谷B隊。每隊均賽20場﹐總分最高的則為冠軍隊。
網球賽經過六個小時的激戰﹐從參賽50位球員所組的5隊當中﹐勝出了冠、亞和季軍﹕冠軍的東南灣台灣同鄉會、亞軍的西谷A隊和季軍的東灣台灣同鄉會軍。主辦單位為冠軍隊贈送每人三筒網球﹐亞軍隊則獲得每人兩筒網球。
陳文成(1950年1月30日—1981年7月3日),出生於台灣台北縣林口鄉,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立台灣大學數學系和研究所畢業、美國密西根大學博士、前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助理教授。1981年7月,陳文成從美國回台省親,卻因為曾經從海外捐款給《美麗島雜誌》和支持反對台灣當時政府的活動而被警備總部約談,於1981年7月3日陳屍台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旁。台灣政府說他是畏罪自殺,但包括陳文成的二姐陳寶月等表示陳被政府謀殺。陳文成一案至今尚未被破解。 ""
-------------------------
http://tinyurl.com/32mbj5
April 7, 2007
'4/7 是紀念台灣人的國父的日子', bunhu - TaioanTokLip Kiankok | 2007-04-07 09:43:00 :
"" 在台灣的民主和獨立運動上, 有二位行動家思想家.
一是史明, 1918年生, 1942年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部, 1942到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 1950年年回台灣組織「台灣獨立武裝革命武裝獨立隊」; 1952年潛赴日本獲政治仳庇護. 1962年(他的43歲)完成第一部由台灣人為主的史觀的日文版「台灣人四百年史」, 1980年「台灣人四百年史」漢文版出版. 從此「台灣人四百年史」成為海外台灣留學生及同鄉必讀的啟蒙書籍. 在那個沒有台灣歷史的年代, 史明用心的巨著, 是影響留學生(美,日)建立台灣獨立思想的最重要的了解台灣的入門書.
第二個台灣偉大的思想家與行動家就是鄭南榕(台灣人叫他焚而不燬~台灣魂), 1947 年228革命的那一年出生, 1989/4/7自焚而死. 他在島內有好幾個第一名:
一. 1984創辦黨外雜誌「自由時代」, 並一口氣申請了18張執照, 以應付國民黨的查封, 爭取100% e 言論自由 .
二. 1986年, 發起「519綠色行動」, 抗議國民黨長達38年的戒嚴統治.
三. 1987年2/4和陳永興及李勝雄發起「228和平促進會」, 揭開228的恐怖面紗, 從此, 台灣228大屠殺才一點一滴在他的引導下, 台灣人才得以了解陳封的四十年不能談起的白色恐怖---228. 雖然史明在1962年完整的論述228的前因後果, 而在島內則是第一位公開228真相的行動家, 228從此成為台灣人的集體記憶~在228發生的40年後
四. 1987年4/16, 一個台灣人等待許久的聲音終於由鄭南榕公開在金華國中的演講呼喊出來----我主張台灣獨立, 從此台灣獨立成為島內台灣人公開追求的建國的理想.
五. 1988年11/16起, 和「台灣政治受難者聯誼總會」會長黃華等人推動「新國家運動」, 進行四十天的全島行軍, 從此體制內各項立委, 國大, 縣市長的選舉表面上是體制內的跛腳的民主選舉, 實則為推動體制外的台灣獨立運動.
六. 1988/12/10「自由時代」刊登許世楷的「台灣共和國的憲法草案」, 遭到國民黨以「涉嫌判亂」起訴.
七. 1989年4/7, 鄭南榕以「……國民黨抓不到我人,只抓的到我的屍體」的精神, 為爭取100% e 言論自由, 為台灣殉道.
4/7, 是台灣人思考「台灣獨立」的反省的日子, 是紀念台灣人的國父的日子. ""
延伸閱讀:綠色年代影像館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feidy&article_id=6667108
or: http://tinyurl.com/36fk6c
bunhu在天空部落發表於09:43:00
-------------------------
'主題: 中研院院士 邢慕寰談台灣;競爭力'
日期: Sat, 14 Apr 2007 17:32:16 +0800
"" 邢慕寰 (1915 - 1999) :
湖北黃梅人。畢業於中央大學。1945年赴美國芝加哥大學進修,受教於顧志耐(Simon Kuznets),返國後輔導行政院主計處建立國民會計系統。1953年任教於臺灣大學,次年發表〈經濟較量與經濟政策〉,是我國早期自由經濟的論著。1960年後感於建言不再受重視而停筆,專心籌設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並於1970年任所長。1980年後憂心臺灣經濟情勢,重新拾筆,集中議題於「中央發展外匯基金」,主張政府應利用外匯每年進口百億美元的設備,一方面轉移金錢遊戲,一方面促使產業脫胎換骨。邢氏多次與劉大中、蔣碩傑、費景漢、顧應昌、鄒至莊等院士向政府提出建言,時稱「六院士財經建言」,大都由邢氏執筆。1999年邢氏病逝於臺北榮總。 [黃春興 撰 麥朝成、吳惠林編,〈邢慕寰院士的經濟理念、政策與學術貢獻:逝世一週年紀念〉,2000 顧志耐 PDF檔:PDFFiles/0415. pdf ]
院士批院長 破解「蔣經國神話」 辛竹克
國民黨於三月三十一日舉辦遊行,定調為「重溫兩蔣時代為台灣帶來幸福與繁榮」,甚至還出現「蔣公是台灣國公」的口號。
同樣的把戲在二○○四年台灣總統選舉時,也演過一次。在二○○四年,國民黨為了贏得選舉,頻頻抬出蔣經國來,不但蔣家第五代的滿月要在富麗堂皇的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行,更要人民在經濟上「懷念那有希望的日子。」
無論是「重溫兩蔣時代為台灣帶來幸福與繁榮」或「懷念那有希望的日子」,都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認為台灣今天的幸福與繁榮都是兩蔣的豐功偉業。問題真是如此嗎?
台灣今天的外交困境,在國際上走不出去,就是兩蔣僵化的「漢賊不兩立」政策造成的,至今禍患無窮。今天台灣的經濟繁榮是台灣人民勤奮打拚的結果,但是社會風氣的敗壞,卻是蔣經國錯誤的經濟政策所造成。已故中研院院士,名經濟學者邢慕寰教授,在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所發表的名為〈台灣經濟發展經驗—正面和反面的教訓〉一文,最可以看出蔣經國先生對於當時財經問題的處理方式。
茲引述如下:
邢慕寰教授說:「現在還有許多人留戀於『蔣經國時代』—一九六九到一九七八。稍知當時實情的人,應該還記得蔣氏擔任行政院長兼經合會主委期間,所採行的經濟政策大部份是指令式的。有一段很長期間,他還仿效南韓大統領朴正熙的獨斷作風,定期接見產業界的代表,親自聽取他們的意見;凡有所求,鮮不應允。這也就是他之所以能夠創造『經濟奇蹟』的主要原因。」
邢院士又說:「作為一位最高經濟發展領行人,他卻是不顧市場法則的『填鴨助長者』」。「在『蔣經國時代』填鴨式的經濟發展政策之下,國內企業的競爭力自然更培養不起來。」「然而到現在為止,一九六二年以後的經濟領導人還不肯承認錯誤,他們還理直氣壯的說:『我們當初在決定政策時,是遵循務實主義』」。由於蔣經國錯誤的決策,「導致一九八○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的逆轉,以及社會風氣的敗壞和社會治安的惡化。這個『務實主義』實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江丙坤在蔣經國執政時期已經進入官僚體系工作,他對這段歷史應該非常清楚,但是卻在三月三十一日參與「重溫兩蔣時代為台灣帶來幸福與繁榮」遊行,實在是一大諷刺! 2007年4月10日 自由時報 (作者為 台 師大 教授)
'蔣經國的財經政策', 溫明忠 2003/9/18 下午 02:08:39
國民黨為了明年的總統大選,最近頻頻抬出蔣經國來,不但蔣家第五代的滿月要在富麗堂皇的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行,更要人民在經濟上「懷念那有希望的日子。」
最近國民黨所主辦的「蔣經國先生主政時期的財經政策與經濟發展」研討會中,蔣經國主政時期的當權派要員全員到齊,紛紛對那一時期的財經政策推崇備至。其目的,不外乎就是要借古諷今,以突顯蔣經國先生是多麼的尊重專業,多麼的勤政愛民,與財團畫清界線,當時經濟是如何的起飛;而現今的政府推出的財經政策是多麼的粗糙,如何站在富人那一國,如何與財團掛鉤等等。使人民借由對蔣經國的懷念,轉而支持連戰選總統,其目的如此而已。
問題真的如該研討會中國民黨大老所說的:蔣經國很尊重專業,很懂得授權,與財團畫清界限嗎?答案恐怕不是如此。
已故中央研究院院士,名經濟學者邢慕寰教授在 1994年2月27日所發表的名為〈台灣經濟發展經驗-- 正面和反面的教訓〉一文,最可以看出蔣經國先生對於當時財經問題的處理方式。茲引述如下:
邢慕寰教授說:「現在還有許多人留戀於『蔣經國時代』--1969到1987。稍知當時實情的人,應該還記得蔣氏擔任行政院長兼經合會主委期間,所採行的經濟政策大部份是指令式的。有一段很長期間,他還仿效南韓大統領朴正熙的獨斷作風,定期接見產業界的代表,親自聽取他們的意見;凡有所求,鮮不應允。這也就是他之所以能夠創造『經濟奇蹟』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位最高經濟發展領行人,他卻是不顧市場法則的『填鴉助長者』」。「在『蔣經國時代』填鴉式的經濟發展政策之下,國內企業的競爭力自然更培養不起來。」
「然而到現在為止,1962年以後的經濟領導人還不肯承認錯誤,他們還理直氣壯的說:『我們當初在決定政策時,是遵循務實主義』」。由於這個決策導致1980年代台灣經濟發展的逆轉,以及社會風氣的敗壞和社會治安的惡化。這個『務實主義』實在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從上面所引的三段話,我們可以有以下數點看法:
第一、蔣經國時代實行的是指令式經濟,不尊重是場法則。蔣經國的經濟發展策略是威權式的領導,所謂指令式經或威權式的領導,是不太可能尊重專業的。
第二、蔣經國採行的是「填鴉助長」策略,對國內企業採行保護主義,使國內企業因為政策保護而不思研發,失去國際競爭力。一旦國內工資上漲時,只好移往工資更便宜的國家,以圖茍延殘喘,無法提高產品的品質,缺乏向上提升的力量。近年來台商大量外移至較落後的國家,而不是與先進國家的企業一較長短就是明證。
第三、蔣經國定期與財團會面,對於財團所提意見「凡有所求,鮮不應允。」造成財團與政治結合,政商不分。蔣氏統治時期,還有一些財團成為國民黨中常委的,這也是今天政商掛鉤的最主要原因。
第四、現今國民黨還存活的財經大老,其實就是邢慕寰教授所說的「不肯承認錯誤,還理直氣壯說是遵循務實主義」的一群人,這些人其實是最沒有資格批評現政府的。
第五、現今台灣社會風氣敗壞、社會治安惡化,其實是蔣經國主政時期不當財經政策所造成的惡果。因為蔣經國主政時期違反自由化的財經措施,新台幣應該升值而未升值,累積大量的外匯,同時釋放出等值的新台幣。於是在1990年代左右,台灣的股票、房地產價格狂飆,過多的新台幣在國內形成金錢遊戲。人民在炒做股票、房地產之餘,也失去了以往勤奮的工作精神。多數人急功近利、炒短線,這就是今天台灣社會的寫照,而其形成就在蔣經國主政時期。
另外,由台灣叛逃至中國的經濟學者林毅夫,最近在回答北大學生提問時也說:「臺灣的經濟發展主要靠的是臺灣本土的中小企業,…,要論國民黨對臺灣經濟發展的功勞主要不在於從大陸帶去的資金和人才,更多的是國民黨維持了臺灣政治、社會的穩定。所以,讓中小企業有了良好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
在林某的說法裏,早期台灣經濟的發展因為有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再加上台灣人民的勤奮工作是主因。不過,我們應該知道林毅夫所說的臺灣政治、社會的穩定,其實與國民黨政府的高壓統治有關,特別是在二二八事件時,屠殺了兩萬多名精英以後,人民唯恐惹禍上身,個個噤若寒蟬,是以維持了社會穩定的假象。在這一個政治是禁忌的社會,人民只好拼命去做生意賺錢,至於政治的事只好放在一旁了。
從上面不管是邢慕寰或是林某的看法,都可以知道,今天台灣經濟的繁榮發展,並不如國民黨所說的是蔣經國一個人、或國民黨一黨的功勞,而是台灣全體國民勤奮工作的結果。相反的,今天台灣社會風氣與治安的敗壞,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蔣經國主政時期不當的財經政策所造成。 ""
=========================
Faster than Light:
http://tinyurl.com/29zxn2
'Article Preview: Photons flout the light speed limit', Mark Anderson, NewScientist 17 August 2007 Magazine issue 2617:
"" IT'S a speed record that is supposed to be impossible to break. Yet two physicists are now claiming they have propelled photons faster than the speed of light. This would be in direct violation of a key tenet of Einstein's special theory of relativity that states that nothing, under any circumstance, can exceed the speed of light.
Günter Nimtz and Alfons Stahlhofen of the University of Koblenz, Germany, have been exploring a phenomenon in quantum optics called photon tunnelling, which occurs when a particle slips across an apparently uncrossable barrier. The pair say they have now tunnelled photons "instantaneously" across a barrier of various sizes, from a few millimetres up to a metre. Their conclusion is that the photons traverse the barrier much faster than the speed of light.
To see how far they could make photons tunnel, Nimtz and Stahlhofen sandwiched two glass prisms together to make a ...
The complete article is 795 words long. ""
© Copyright Reed Business Information Ltd.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Please feel free to comment. bbcweb who is
working on:
1) Formosan fine artist, Tsai Intang, and
2) Promotion of Taiwan's art worlds: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bbcweb
3) ACdd, Armed Citizens direct democracy for world peace,
4) Pushing for a free/sovereign FF, Formosan Federation, starting from
5)NTHAN, North Taiwan Hakka Autonomous Nation, based in Hsinbu, NTHAN, FF, home of Tsai Intang:
http://tinyurl.com/FreeFormo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