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taiwanus.net/news/show.php?id=13681
'見證台灣從壓抑到重生', 整理╱李鴻典; [轉載自:NEW NTAIWAN]
[新台灣人]於2007-07-19 10:50:09上傳 [194] ; 第591期 2007/7/19
"1947二二八事件,台灣菁英受到摧殘,國民黨建立穩固政權,台灣人失去自主發展空間。1949.5.20 台灣進入戒嚴時期,配合「動員戡亂」體制,白色恐怖的陰霾,籠罩台灣。
1960.9.4雷震案。
1972國民黨政府失去聯合國席位,為因應國際變局與國內統治集團老化,蔣經國拔擢台灣菁英,並通過中央民意代表增額選舉,補充逐漸凋零的國會,欲藉開放部分權力,安撫台籍人士,穩固國民黨政權。
1972.6.1蔣經國任行政院長,6.2李登輝出任政務委員兼農復會顧問。
1977 中壢事件。
1977~1978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
1978.5.20 蔣經國就任第六屆總統;
6.9李登輝任台北市長。
1979.12 李登輝當選國民黨中常委。
1979.12.10 美麗島事件,國民黨再度壓制自由民主。
1980.2.28 林宅血案。
1981.7.3 陳文成事件。
1981.12.5李登輝任台灣省政府主席。
1984.3.22 蔣經國與李登輝搭檔,當選正副總統,蔣經國健康開始惡化,民主勢力日漸高漲。1984.9.2 黨外公共政策會成立。
1984.10.15 江南案。
1985.7.18 十二家黨外政論刊物負責人、編輯赴行政院就有關雜誌被查扣的事宜進行請願。
1985.8.16 蔣經國接受美國時代雜誌訪問時表示,國家元首依憲法選舉產生,下一任總統不考慮由蔣氏家族人士繼任。
1985.8.17 美國總統雷根勸告台灣要民主化。
1985.9.1 黨外公證會與編聯會組成黨外選舉後援會。
1985.9.17 發生李亞頻被捕事件,後來美國國務院以事關言論自由表示關切。
1985.12.25 蔣經國於行憲紀念大會中,表示其家人「不能也不會」競選總統;並指出不會實施軍事統治。
1986.3 蔣經國召集國民黨第十二屆三中全會,會中決定「政治革新」,5月開始由蔣經國直接指示,開始與黨外勢力進行「溝通」工作。
1986.5.19 鄭南榕、江鵬堅等黨外人士推動519綠色行動,於萬華龍山寺聚集數百名群眾,要求國民政府解除戒嚴,且鄭南榕以《自由時代》雜誌為519綠色行動作為宣傳。
1986.6.25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與人選小組共同決議要求國民黨政府「容許新政黨成立」。
1986.9.28 民主進步黨成立,衝撞戒嚴體制。
1986.10 蔣經國在國民黨中常會表示,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潮流也在變,國民黨必須以新的觀念、新的作法,在民主憲政體制的基礎上推動革新措施。
1986.10.7 蔣經國接受華盛頓郵報訪問,表示政府即將解除戒嚴令,並正積極研究合法組織新政黨的問題。
1986.12.7 第一屆增額立委、國代選舉結果揭曉,民進黨推薦四十四人參選,當選二十三人,得票率立委為24.78%,國代為22.21%。
1987.4.17 民進黨全國黨員代表大會決議,主張台灣國際主權獨立,不屬於以北京為首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通過「四個如果」決議文:如果國共片面和談、如果國民黨出賣台灣人民利益、如果中共統一台灣、如果國民黨不實施真正的民主憲政,則民進黨主張台灣獨立。
1987.5.19 民進黨發起五一九綠色行動,要求無條件解除戒嚴及反對制訂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
1987.6.12 六一二事件,民進黨發起遊行活動,反對國民政府以制定國家安全法作為解嚴條件,以及立法院結構不合理不健全,為戒嚴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活動,造成流血衝突。
1987.7.14 蔣經國宣布,台灣地區自1987.7.15零時起解除戒嚴,國家安全法同時施行。
1987.10.19 長老教會聲援蔡有全、許曹德主張台獨被控叛亂案,舉行遊行示威,與警方發生衝突。
1988.1.1開放報禁。
1988.1.11 立法院三讀通過動員戡亂時期集會遊行法。
1988.1.13 下午三時五十分蔣經國逝世,李登輝依憲法規定宣示繼任第七任總統,結束強人威權體制年代。
1988.1.27 李登輝就任國民黨代理主席。
1988.5.20 數百名雲林縣農民為爭取農民權益赴台北請願,爆發大規模流血衝突對峙之「五二○」事件。
1988.7.7 李登輝就任國民黨主席。
1989.1.20 立法院通過包括政黨在內的戡亂時期人民團體法。
1989.1.26 立法院通過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
1989.12.25 民進黨中央以要求總統民選與聲援許信良為訴求,發起大規模群眾遊行。
1990 國民黨主流、非主流派對立表面化。
1990.3.13 國民大會通過臨時條款修正案,自行延長任期、擴權。
1990.3.16 民進黨主席黃信介與國大代表等十四人,至總統府請願並要求面見總統,遞交「解散國大」抗議書,遭警力強行驅散。台大數十名學生集體前往中正紀念堂抗議,掀起「野百合三月學運」序幕。
1990.3.21李登輝當選第八任總統;民進黨中央黨部對李登輝當選總統發表聲明,要求訂出新政府時間表,總統直接民選、國會全面改選、省市長直接民選、軍隊及情治系統國家化、司法獨立、開放電視頻道、刪除一切黨國不分之預算、釋放所有政治犯、政治犯復權以及解除黑名單。李登輝於總統府接見五十多位靜坐學生代表,應允召開國是會議。
1990.6.23 民進黨公布「民主大憲章草案」,作為國是會議藍本。
1990.6.28 李登輝召開為期六天的國是會議,民進黨、國民黨於會議期間密集協商,達成總統、省長直接民選之共識。
1991.5.1 李登輝宣布終止動員戡亂。
1991.5.22 廢除懲治叛亂條例。
1991.6.28 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揭曉,民進黨得票率22.78%,當選六十六席。
1991.10.9 台灣學界、醫界與社運界共同組織「一百行動聯盟」,呼籲廢除箝制政治言論自由的刑法第一百條。
1991.10.23 李登輝對國民黨國大候選人談在野黨有存在的必要。
1991.12.31 第一屆國代、立委全部退職。
1992. 4.19 民進黨針對「總統直選」訴求發動「四一九」大遊行並持續靜坐數日。
1992.5.16 修改刑法第一百條,言論思想自由獲得保障。
1992.8.1 修改國安法,大幅解除黑名單,廢止警備總司令部。
1992.9.1 公布「現階段兩岸關係與中國大陸政策」,主張以法制化的國安會取代國統會、國安局,並以兩岸關係委員會取代陸委會。
1992.12.19 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民進黨得票率33.05%,當選五十席立委。"
主要資料來源╱《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李登輝新傳》、民進黨中央黨部網站 Copyright © 2003-2005 Taiwanus.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http://taiwanus.net/news/show.php?id=13680
'台灣民主改革路 外省人列功勞簿', 鄭進興; 第591期 2007/7/19 [轉載自:NEW TAIWAN]
[新台灣人]於2007-07-19 10:49:26上傳 [465]
"從國民黨逃難到台灣,實施戒嚴乃至解嚴後,台灣的民主之所以能夠在幾十年之間茁壯、開花結果,為台灣民主而奉獻的外省人士,絕對在功勞簿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國國民黨自中國逃難至台灣,並對台灣實施高壓專制統治,台灣的民主運動,便是在國民黨長期的專制統治下逐漸萌芽滋長。從國民黨實施戒嚴起,一直到一九八七年解嚴以後,台灣的民主運動,並不只是台籍菁英對民主自由的追求,更是所有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熱愛民主自由人士一致的目標,因此有不少的「外省人」也都參與其中,並且對台灣的民主運動有著非常重要的貢獻。老一輩的如雷震、費希平、傅正等人,以至於張忠棟、廖中山,都是熱愛台灣、追求民主自由的可敬的外省籍人士;為追求自由和台灣獨立不惜自焚殉道的「外省囝仔」鄭南榕,更是台灣國民主史上第一位烈士;至於其他許許多多的外省人,如陳師孟、金恆煒、謝志偉等等,也都長期對台灣的民主運動有極大的付出。"
... ...
Copyright © 2003-2005 Taiwanus.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Saturday, July 21,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Please feel free to comment. bbcweb who is
working on:
1) Formosan fine artist, Tsai Intang, and
2) Promotion of Taiwan's art worlds: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bbcweb
3) ACdd, Armed Citizens direct democracy for world peace,
4) Pushing for a free/sovereign FF, Formosan Federation, starting from
5)NTHAN, North Taiwan Hakka Autonomous Nation, based in Hsinbu, NTHAN, FF, home of Tsai Intang:
http://tinyurl.com/FreeFormosa